【投资要点】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公司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,聚焦金属与高分子3D 打印设备。公司创始人为美国应用数学及材料科学博士,长期致力于3D 打印技术的研发。公司以市场为导向、以产业化为目标,形成以中游设备为核心、并覆盖上游原材料与软件开发的商业模式。2022 年公司营收4.57 亿元,同比+36.57%,近三年CAGR 为43.4%,且毛利率保持在50%以上。
3D 打印技术成本显著下降,下游龙头企业需求拉动,工业级需求有望全面爆发。根据Wohlers Associates 报告,2022 年3D 打印全球市场规模为180 亿美元,3D 打印金属粉末采购单价从312 元/kg 下降至188元/kg,设备核心零部件成本也有所下降。在市场推广端,荣耀、苹果等头部企业积极尝试3D 打印制造,未来技术发展有望从“上游向用户推广阶段”转为“头部客户引领阶段”,在头部客户与设备厂商的闭环推动下,技术迭代有望显著加快,并带动3D 打印在工业产品的应用渗透率的提升。我们认为随着成本下降、效率提升,3D 打印应用有望进入1 到N 阶段,未来有望在汽车、模具、消费电子、机器人等领域持续提升应用范围。
公司立足中国布局全球,北美、欧洲子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。公司具备国际视野,设立有美国、欧洲子公司,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与产业化应用。2022 年公司海外营收达1.68 亿元,同比+185%,占总营收37%。公司已经与德国巴斯夫(BASF)、德国宝马(BMW)、美国捷普(Jabil)等众多全球500 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。 随着海外出行限制放开,公司海外订单有望持续增长。
公司是国内唯一全系列软件自主开发设备商,自研软件与操作系统已成为护城河。在软件方面,设备控制、数据处理、扫描路径规划、质量管控、调试校准软件等均为自主研发,公司掌握全套自控源代码,处于国际领先水平。在硬件方面,金属打印设备凭借多样化尺寸、多激光配置贡献高毛利,高分子打印设备依托Flight 技术、CAMS 系统与平台优势,使公司成为全球少数几家实现工业级产业化的设备供应商。在材料方面,公司自研类PA12、类PA11 等材料打破海外二次开发垄断,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与议价空间。
公司材料与设备产能快速扩张,将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利支撑。公司新材料研发基地一期项目已经于2023 年1 月投产,新增新材料产能500吨。该基地还承担了新材料研发职能,将开发针对汽车、医疗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新型材料。公司3D 打印制造设备扩产建设项目预计2024年竣工,达产后有望新增381 台产能,较2022 年产能有大幅提升。
公司积极扩充人员与储备人才,员工人数已经由2022 年6 月的467人增长至700 人以上,这将有力提升交付效率与保障客户服务工作。
【投资建议】
短期,公司在手订单充足,产品交付有序推进;中长期,随着新材料基地一期的达产、二三期的建设,3D 打印设备扩产建设项目的完成,公司在材料与设备端的产能将显著提升,为其拓展全球3D 打印工业级市场构筑坚实基础。在需求端,公司立足中国布局全球,与多个全球行业头部客户建立紧密合作,有望抢占产业变革的先机,勇立技术发展的潮头。
我们预计公司2023-2025 年营收分别为7.44/10.68/14.29 亿元,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.55/2.16/2.86 亿元, 对应EPS 分别为0.37/0.52/0.69 元/股,对应2023-2025 年PE 值分别为88/63/48 倍,首次覆盖,给予“增持”评级。
【风险提示】
行业增速不及预期
下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
新增募投项目达产速度不及预期
技术迭代速度不及预期
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高风险
市场竞争加剧风险
关键词: